<
t5b4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美人谱 > 第16节
    刘煜会意,“令公子毕竟是吴家血脉,本王会帮他认祖归宗。”

    没想到李心岚却摇摇头,“吴家并非良善之家。”

    “吴家也并非人人如此,十三公子,如今年过而立却未娶妻妾,在外游历,过的是闲云野鹤一般,他生性潇洒,文采风流,同是吴氏宗亲,也算是归了宗。若有他收养令子,你可愿意?”

    李心岚再次叩首。

    虽然案子看起来算是破了,但还是有几个疑问并没有得到解决:第一,自然是吴尚清诈死的真正目的,并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第二,吴邕为何会主动挖出王夫人的尸体?这之中一定有什么是他们遗漏掉的。至于李心岚认罪,虽然有疑点,但却也能解释得通。

    当晚曹沫整理结案卷宗时,拿着那本漱玉斋引蛇出洞的画本问刘煜,“这也要一并归档吗?”这画本可是限量版,估计市面上能找到的不到十本,作为画骨先生的铁杆粉丝,曹沫很想收藏它。

    刘煜视线在画本上定了一会儿,突然脑中灵光一闪。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的写法的确太复杂了,心累,该了一下,把这个案子结了。

    ☆、第二十五章 新生

    当刘煜敲开漱玉斋大门时,宋轶的第一反应是刘煜来讨她舌头来了。

    其实准确来说,李心岚是他们同时找到的,但就认罪而言,他们谁都没有出过什么力,就此要算刘煜赢,她是有点不服气的。

    这两日她一直小心翼翼关注着,准备一有风吹草动就散人。这回,刘煜终于找上门了。宋轶正打算提着早就收拾好的包袱逃跑,却听得李宓传来话说,刘煜递上拜匣,正前往麒麟阁沐浴,准备拜见画骨先生。

    宋轶愣了一下,看来,在那位看来,自己的舌头怎么也没画骨先生更有吸引力。

    一个时辰后,刘煜踏上了麒麟阁,刚沐浴过,黑发泛着浓重湿意,眉宇间朦胧了一丝水汽,这韵致,比长留王那夜芙蓉出水还要撼人心魄,连肃穆端坐的画骨先生都看得愣了一会儿神。

    与此同时,刘煜也在打量这个传说中的存在,甚至用他的火眼晶晶扫描着他身体所有数据,判断其合理性,看哪里像是易过形的,甚至没放过面具与衣领交接处那截皱着皮的脖子。

    里面的人直有一种被人剥了皮的悚然感觉。

    刘煜的打量不过从门口走进来这数息时间,却让人有在砧板上翻来覆去剁吧了半天的错觉。行至堂中,施施然一礼,在画骨先生对面坐下,“听闻画骨先生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本王此来的目的,想必先生也能知晓一二。”

    不愧是审案训人的高手,一开口便开始诈。

    “那都是谬传,老夫不过是深居简出的世外之人,豫王此番目的,老夫还真不知晓。”

    刘煜气定神闲地看了他数息,慢条斯理地掏出一本画本,不紧不慢地放到他们之间的案几上,“这样,先生可明白一点?”

    “恕老夫愚钝,不知殿下何意。”

    刘煜将画本翻到佛堂那一页,再次推到画骨先生面前。一段雪梅香静静地在香炉中燃烧,空气静默得落针可闻。

    “当日引蛇出洞之计非常顺利,本王想知道,这副画到底有何蹊跷,竟然迫使吴邕突然改变目的反而挖出王夫人的骸骨。如果先生能替本王解答这个疑惑,本王或许可以考虑放你的徒弟一马。”

    这个条件非常有吸引力,但画骨先生比刘煜想象的还要沉得住气。

    “豫王殿下觉得是老夫在这画本上动了手脚?”

    “的确,先生你的嫌疑很大。”

    “这画本只是据实以画罢了。”

    “据实以画?”

    “豫王若是不信,可以亲自去看看那个佛堂。我只是画出了其全貌而已。”

    “本王当然会去,但在那之前,本王想看看画骨先生的真容。”

    对面坐着的人突然笑了,似乎这个提议本身就很可笑。

    “这个想法,很多人都有过,但至今没有一个人如愿,包括龙椅上那位。”

    刘煜危险地眯起了眼睛,突然手下生风,可他动作再快,也快不过机关,原本毫无缝隙的地板突然生长出一排栅栏,生生将两人隔开,而刘煜的手因为躲闪不及,被锋利的竹子擦伤,一滴鲜血落在地板上,很是刺目。

    每个人都有底线,有拼死也要捍卫的东西,敢对司隶校尉如此行事的,怕也是他宁死也不愿被人揭穿的。

    刘煜从来很会把握分寸,刚才之举不过是有心试探,而这个结果并不出乎他意料。

    “殿下没事吧?”画骨先生语气冷淡地表达了关心,毕竟这是豫王,是司隶校尉,被自己伤了,礼貌总是要表示一下的。

    刘煜不怒反笑,反而让人愈发猜不透他的想法,莫名地有种心虚感。

    “小伤而已,无碍。方才是我冒失了。”说罢起身,拱手告辞。

    待人出了麒麟阁,李宓心怀忐忑地走进来,“怎么了?”

    画骨先生粘着茶杯,似乎兴致不错,道:“无事。这位豫王比想象的聪明。”

    刘煜径直出了城,去吴家别院的佛堂。对着画本比对了半天,画骨先生没说谎,这个画本中的佛堂竟然跟真的佛堂一般无二。

    其实这座佛堂很简陋,除了供奉的颜色败落的佛像,就只有一座灵位。但灵位上没有字,只有在顶部刻了一个形状怪异的图案。

    刘煜忍不住将灵位仔细查看了一遍,上面的灰尘并不如佛龛上的多,拂去那一层,不难辨别这是新做的灵位。

    木质和油漆都很新鲜,甚至连上面的刻纹都透着清新气儿,但这种痕迹却也没新到就近时间,只是相对于这座佛堂的陈旧非常新而已。

    刘煜推测,灵位的时间该有半年之久了。那时整个案件所有人都还活得好好的,但某个盯住吴家的人,说不定已经开始暗中推波助澜,促成了今日一切。

    想到此处,他心口竟莫名地鼓动了一下。

    一座灵位便代表着一位作古旧人,这是否是某种暗示,他暂时还无法断定,但整个佛堂如果真要说,便只有这处有蹊跷。

    这座灵位是谁的?

    没有名字,只有一个特别的标志,他有八分把握是吴邕看清楚了这个标志才会挖出王夫人的骸骨。但这只是猜测,他需要证据。在有明确证据证明之前,一切都不能算数,谁又能排除这是不是有心人故意放出来扰乱视线误导推演的呢?

    是夜,刘煜几乎一宿没有合眼,他在书房整理静姝的遗物。静姝大多数东西都葬身在那场大火中,而这是她住在这边宅子时为数不多的字画,几乎都是收纳起来的幼年时练笔之作,年岁虽久却保存得相当完好。

    他从来没有翻开过。以前是因为觉得没必要,后来却是因为不想去触碰。可就在这些稚嫩的笔墨中,藏着两张风格更成熟的字画,那是给静姝临摹之用,赫然正是王夫人的笔迹。在这两张字画中,他竟然看到了一个图案,一个似曾相识的图案。

    刘煜急不可耐地翻开那本画本,他无数次思考这个佛堂对吴邕的意义,这次,终于证实了他的猜测。

    这个图案,竟然是王夫人年少时用过的印章。这个印章,其他人或许识不得,但深爱她如斯的吴邕定然识得。

    一切谜团解开,刘煜心中有一根弦开始颤动,她回来了……

    是啊,她从来不是一个会疑似泄愤的懦夫。

    那个道士说过,她没有死,等某一天,豫王府枯萎的菊花再度长出幼苗,便是她归来之日。

    推开门,夜色已尽,第一缕阳光投射在王府花圃,一棵幼苗正破开土壤,长出嫩绿的叶片,叶片顶端挂着一粒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刘煜嘴角露出一朵不易察觉的微笑。

    回来吧。我等着,等着你亲手向我复仇!

    漱玉斋,蔷薇园。

    宋轶推开窗户,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半合眼帘,挡住直射过来的阳光,新的一天开始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想大修一下的,实在是写糊涂了。谁知道取消榜单的时间晚了,于是上了榜。所以硬着头皮写下去。下面开始新的征程。

    ☆、第二十六章 镇国将军

    今日是朝廷休沐日,漱玉斋可没闲着。也不知道画骨先生受了什么刺激,一大早便重新颁布了《惊华录》各项榜单,令人震惊的是,原本稳坐风云榜和美人谱榜首的豫王殿下竟然双双落榜。

    风云榜中,他从第一位落到第三位,而榜首赫然换成了曾经的第三名镇国将军卢君陌,这位镇守边关多年,正奉旨回京的前大将军之子。而美人谱榜首则变成了长留王司马长青,刘煜堪堪被他压了一头。

    这样的大事,司隶台自然第一时间便获悉了全部详情,发榜不到一个时辰,便传得京城大街小巷人尽皆知。

    人们纷纷猜测,是不是豫王殿下哪里开罪了画骨先生,否则不会两个榜单的魁首位置同时跌落。但也有人说,画骨先生掌管《惊华录》从不会参杂私人恩怨,由风云榜榜首这个卢君陌就看得出来,当年这位曾大闹漱玉斋,差点砸了麒麟阁,只因画骨先生不给他画像。行径如此恶劣,画骨先生都没忘记为他在风云榜中留下一个位置,而现在他欲班师回朝,更是直接将他划归榜首,可见对他的功绩是十分青睐的。

    以前换榜,人人都欢欣雀跃,万众期待,可这次,泰康城的百姓似乎并不买账,尤其是将刘煜当神邸一样崇拜的少男少女们。

    论战功,咱们豫王殿下可是大宋王朝北伐第一人,当然,前朝的王司马除外。而卢君陌不过是平了一下藩王,守卫了一下边疆,在南朝名士们喊了近百年的北伐大计面前,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论整肃朝政,一个镇国将军自然更不能跟司隶校尉相比。怎么看,刘煜都甩了卢君陌几条街。

    而少女们关心的则是被她们默默奉为春闺梦里人的豫王殿下竟然输给了一个前朝余孽。俗话说成王败寇,单凭前朝沦陷这一点,长留王就不该也不能排在豫王之前。

    换榜不到一个时辰,漱玉斋便被堵了个水泄不通,妇人们拿着锅铲擀面杖提着绣花鞋,男人们手持画骨先生的画本提着刀剑,非要向画骨先生讨个说法。

    孙朝红抽调了十名衙役来疏散人群,连个边都没挤进去。

    看着门外群情汹涌,李宓委婉表示:“要不,将榜单换回来?”

    宋轶面沉如水:“不畏强权,这是画骨先生的准则。”

    “……”李宓一脸便秘色。

    而话题的焦点人物,咱们的豫王殿下,此刻却悠闲地欣赏着阳光沐浴下那株破土而出的菊苗。从土质翻新程度,到菊苗四周环境都一一勘察了个遍,确定不是有心人临时种上去的这才起身。

    老管家细心地发现,他们家殿下从荒废的花圃中走出来时,嘴角噙着一抹欲扬还休的笑容,让阴霾了十载的豫王府瞬间变得春光灿烂生机盎然。

    巳时刚到,宫里来人,宣豫王进宫面圣。刘煜心想着可能又是关于吴家的案子,谁知皇帝一开口便说的是画骨先生的榜单。

    刘煜很不以为然地皱起眉头,“皇兄不必太在意,不过民间画师而已。”

    “虽如是说,但画骨先生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不能收归己用,但也不要得罪,以后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盟友,刘煜想动画骨先生的念头他早就看出来了,但就如朝中这些掌权的世家大族一样,若不能连根拔除,最好不要轻易为敌。

    刘煜点点头,“臣弟知道了。”

    “吴家的案子如何了?”

    吴家的案子刘煜当然会据实已报,但关于静姝那些猜测,他却隐瞒了下来。

    虽说司隶台是直属皇帝的集权机构,但是司隶台的事开元帝能不过问便不会过问,一则自然是对这个弟弟有绝对的信任,二则,也想让刘煜能够在朝政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不用因为他这个兄长而瞻前顾后。

    其实大部分事情开元帝都是知道的,他之所以还问,其实是想跟刘煜解除上次因为王夫人的事情不欢而散的心结,再则,一旦涉及到王家之事,他多少有些担心这个弟弟,也想警醒他不要被奸人利用了他这种心思。

    两边一问一答,很有些不痛不痒,开元帝心中暗暗叹气,这孩子,心里那道坎儿似乎没那么快过去。

    “镇国将军卢君陌即日便会回京,你便代朕犒劳三军将士吧。冤家宜解不宜结,他是难得的将才。”

    刘煜接了旨,一回司隶台便将诸事安排下去。豫王代皇上犒劳三军,这在情理之中,可这样直接让两个冤家对头撞在一起真的好吗?

    司隶台众从事不由得心里暗自打鼓。

    卢君陌何许人也,浔午卢氏当家人。其父大将军卢逊,曾是前朝大司马王温账下悍将,王家被灭,也是他起兵为王家洗怨,覆灭了大晋王朝,被封为镇国公。

    但这位国公在刘宋建国不久,因念及王家恩情没能救下一条血脉,郁郁而终。卢君陌接管了其父职权,封镇国将军,捍卫大宋国土。

    如今藩王已定,边境和平,四海咸宁,开元帝召卢君陌回京述职,也是应当。

    曹沫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自家殿下,他是大宋建国,刘煜被封为豫王,开府建牙才到豫王身边的,但这并不妨碍他知道豫王跟这位大将军之间的恩怨纠葛。实在是,当年这件事闹得太大,整个泰康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因为豫王成亲当日,卢君陌抢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