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密常对人讲,“此八千人可当百万军”。

    李密与王世充交战时,程咬金领内马军与李密在北邙山指挥。王世充率众猛攻单雄信统领的外马军(单雄信也是隋唐之际大名鼎鼎的好汉),李密见状就命程咬金与裴行俨前去支援。裴行俨也是勇猛骑将,先行冲阵,行到中间被流矢所中,滚落马下。程咬金挺身而出,一骑先行,击杀敌人,王世充那些争前想斩大将人头的兵士望之披靡。程咬金下马把受重伤的裴行俨抱上马,两个人骑一匹马往回走。王世充又派骑兵追击,由于马上还有裴行俨这名伤员,程咬金的动作不如平时灵活,一根尖槊洞穿其身(估计不是胸部等致命处),这位大英雄牙关紧咬,回身生生把槊把折断,顺手一带把追刺他的兵士拉至近前,刀斩其头,后面追骑大骇,谁都不敢再近前,最终两个人平安归营。(裴行俨就是《隋唐演义》中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的原型。正史中,他勇猛善战,号“万人敌”,降于王世充后,心有不甘,想行刺未成,被王世充所杀。)

    李密与王世充大小近百战,胜多败少,但洛水之战大败,败投李渊。程咬金、单雄信、秦叔宝等人不得已,归于王世充。

    这位隋炀帝宠臣、西域胡人出身的枭雄对这几位大将“接遇甚厚”,很希望他们帮助自己扫平天下。相处没多久,程咬金就对秦叔宝说:“王世充器量浅狭,平时胡乱妄语,喜欢诅咒发誓,迷信神怪,简直就是个跳大神的老娘们儿,根本不是拨乱济世之主!”(此外,据笔者估计,王世充是胡人后代,长相很像李金斗,没有人君之貌,也是众将不附的原因之一吧)

    不久,王世充与李世民战于九曲,程咬金等人列于战阵,忽然与秦叔宝等人拨转马头,面向王世充说:“蒙您接待,极欲报恩。但您性多猜疑,身边又多小人,不敢在您身边久留,今谨奉辞!”言毕,与左右数十人跃马而奔唐军。王世充身后数万兵马,但因惧怕程咬金等人的勇武,只得眼睁睁望着他们离去,无一人敢蹑追其后。

    归唐后,程咬金“每阵先登”,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军功封宿国公。

    高祖武德七年,太子李建成为了剪除秦王李世民左右羽翼,把程咬金外调为康州刺史。情急之下,武人出身的程咬金对李世民以言相激:“大王手臂今并剪除,身必不久。我冒死不走,请大王您也速下决心!”

    玄武门之变后,升为右武卫大将军。贞观年间,改封卢国公,是唐太宗至始至终的忠臣之一。

    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程咬金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击其歌逻、处月二部落,斩首千余级。十二月,程咬金引军至鹰娑川,遇突厥强兵四万骑,其前军总管苏定方师五百骑驰迎冲击,西突厥大败,追奔二十里,杀获一千五百多人,缴获的战马及器械,漫山遍野,不可胜计。副大总管王文度非常忌妒苏定方的大功,对程咬金说:“现在虽说是获胜,但官军也有死伤,千万不要急追敌寇,应自结方阵,慢慢谨慎前行,遇敌则战,万全之策。”更出格的是,王文度还对人讲皇上有密旨给他自己,让程咬金及全军归他指挥,并下令军队不许深入追敌。可怜远道万里的唐军士卒终日骑行马上,严冬朔风,身被重甲缓缓而行,粮草不继,人马相继冻病而死。

    苏定方劝程咬金:“我们出师目的是为了歼敌,现在反而坐困自守,敌来必败,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上以您为大将,怎么可能又密诏副手发号施令,其中肯定有诈。请下令把王文度抓起来,飞表上奏皇上弄个清楚。”英雄老矣,此时程咬金全无青壮年时代的锐气,摇头不从。

    唐军至恒笃城,有胡人数千归降。王文度说:“这些人等我们离开,肯定又会反叛,不如全部杀掉,还能得大笔资财。”

    苏定方切谏:“这样干我们自己倒成贼了,怎能称得上是为国伐叛!”

    程咬金默许王文度。几千胡人被杀得干净,王文度“分其财,独定方不受”,史书虽未明讲程大将军也贪财宝,但“独定方不受”,已表明程老自己肯定也分了一大份儿。(不知苏定方得罪谁了,在《隋唐演义》中,这么以为雄威的大将军竟成为一个奸臣角色)

    回师以后,事情败露,王文度因矫诏当死,特除名免职。程咬金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免官。大英雄晚节不保,杀降利财,贪生怕死,令人遗憾。虽然不久又怕朝廷起用为刺史,毕竟气短,程咬金上表退休。

    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程咬金善终于家。赠骠骑大将军,赔葬昭陵。其后代下场都不错,次子尚公主,几个儿孙都为金吾将军这样的高级禁卫军将领。

    德行淳备良谏纯臣——永兴公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与其兄虞世基均为陈朝知名才俊。隋灭陈后,与兄被征入长安,时之比之为“二陆”(陆机、陆云)。虞世南的哥哥、隋朝内史侍朗虞世基,却是隋炀帝末期大名鼎鼎的奸佞之臣,整日附和邀宠,隐瞒外间起义消息。当时虞世基一家人贵宠无比,拟于王者,惟独虞世南一人谨慎艰苦,只知读书写诗。宇文化及杀掉炀帝后,一帮禁卫军闯入杀虞世基,虞世南号泣向军士求情,请以身代家兄挨刀,当然没获允许,众人把虞世基一家有砍瓜切菜一样杀个精光,估计士兵们平时对这位文质彬彬的公子印象不坏,舍之而去。

    窦建德打败宇文及之后,虞世南在其手下做黄门侍郎。李世民擒获室建德后,引为秦府参军,与房玄龄一起对掌文翰。

    贞观七年,赐爵永兴县子。虞世南纯文人出身,书法大家,唐太宗非常看重他的博识,常常与之谈论经史,虞世南也常常趁讲史之际规调劝谏,陈述昔日帝王得失。而且,他志性抗烈,多次因修陵、游猎等事进谏太宗,李世民万代明君,因此更加亲礼于他。太宗称虞世南有五绝,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学,四文辞,五书翰。贞观十二年,世南病死,年八十一。太宗“哭之甚恸”,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高祖旧臣举义殊功——渝公刘政会

    刘政会,滑州胙城人。高祖李渊欲起兵时,其副留守王威、高君雅预先知道李渊要谋反,很想提前动手为隋炀帝剪除“此害”。当时,刘政会为太原鹰杨府司马,即“公安局”的“书记”,握有兵马。李世民“恶人先告状”,派刘政会到太原议事厅先告王威、高君雅两人谋反,借机囚斩两人。武德初年,此公留守太原,为唐朝经营后方根据地,贡献很大。其间,他虽被刘武周俘虏过,也不忘秘密向李渊告知敌方军情。累任刑部尚书,光禄卿等职,封邢国公。贞观九年卒,谥曰襄。

    忠纯不贰心存唐朝——莒公唐俭

    唐俭,并州晋阳人。其父唐鉴与李渊就是老朋友。起事之初,唐俭就极力赞成。

    武德元年,升为中书侍郎。唐初之时,天下割据政权还有不少,唐俭与永安王李孝基等人一起被刘武周俘获。李渊正妻元贞皇后的侄子独孤怀恩当时兵据蒲州附近,先前就与其属下元君实想反叛李渊自立。刘武周大军忽至,元君实也被抓住,和唐俭关押在一起,私下对唐俭抱怨:“独孤尚书如果早掌事,今天被俘之事也不会发生。”

    独孤怀恩趁乱从刘武周乱军中跑出,李渊还不知他先前曾想谋反,仍让他驻守蒲州附近。唐俭虽身陷贼营,仍对唐朝忠心耿耿,派亲信跑出告发独孤怀恩之谋。

    当时坚守蒲州的隋将王行本以蒲州城降唐,高祖已乘船准备亲往蒲州与独孤怀恩相会,一起入州受降。船行到中路,唐俭密奏送达,高祖大惊:“真是天命啊!”忙下命返航,派人抓捕独孤怀恩按验,怀恩畏惧自杀上吊而死。如果没有唐俭,李渊很可能以皇帝之尊被怀恩劫持,唐室必亡。

    李世民击破刘武周后,唐俭还朝,拜礼部尚书,授天策府长史,封莒国公,朝廷把抄没独孤怀恩的全部财产赐给唐俭。

    贞观初年,太宗一面派唐俭为使说降匈奴,一面派李靖进军。大将李靖倒不在乎唐俭的性命,也不顾唐俭作为使者正在匈奴处,奇袭突厥,生擒颉利可汗。唐俭命大,竟趁乱脱身。回朝后,授民部尚书。

    后来,一次他随太宗打猎。李世民神勇如初,发四箭连杀四只大野猪,有只大公猪张着獠牙直冲御马,已至马镫,唐俭滚身下马上前搏击,太宗从容拔剑,斩杀野猪,笑对唐俭说:“天策长史,你没见过我当上将时击贼的样子吗,干吗这样害怕?”

    唐俭回答:“汉祖以马上得天下,不以马上治天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太宗纳谏,为之罢猎而归。

    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唐俭卒于家,年七十八,谥曰襄,陪葬昭陵。

    国家长城义名天下——英公李勣

    李勣,曹州离狐人。本姓徐,名世勣。高宗永徽年间,为避太宗李世民名讳,改单名勣。

    李勣年青时,家本当地豪富,隋末徒居滑州。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与其父徐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拯救贫乏,不问亲疏。

    隋炀帝大业末年,李勣才十七岁,见天下大乱,就近参加了翟让的军队。他劝说翟让:“附近是您与我的家乡,乡里乡亲,不宜侵扰,宋、郑两州地近御河,商旅众多,去那里劫掠官私钱物非常方便。”翟让称善,于是在运河上劫取公私财物无算。有钱就不缺人,不久兵众大振。隋朝遣名将张须陀讨伐,翟让吓得要跑,李勣止之,与隋军两万多人交战,竟于阵中斩张须陀,大败官军。